Sorry

M+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.

M+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。

M+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。

M+藏品中的Archigram檔案
M+藏品中的Archigram檔案
1:48
影片謄本

(原文:英語)

PETER COOK:Archigram原為雜誌名稱,我們在當中提出1950至1960年代的建築單調乏味,主張另闢蹊徑。後來此名成為六位成員的稱號,大家都致力開創新的建築風格,並樂在其中。

華安雅:我很榮幸能在我擔任M+博物館館長期間將Archigram檔案納入館藏。我們從中可見香港視覺文化的根源與全球建築的關聯。

鄭道鍊:他們將建築置於更寬廣的視覺文化地景,而這非常符合M+對視覺文化的想法。

陳伯康:檔案包含數以千計的繪圖、模型、錄像、錄音,還有一些他們用來繪畫的工具。Archigram的蹤跡幾乎無處不在,許多著名的香港建築師都曾是Archigram成員的學生或員工。

鄭道鍊:除了保存和修復,我們亦着重展示這些物件,讓感興趣和想深入研究此檔案的人能使用這些資料。

Archigram檔案及其購藏至M+藏品系列的背後故事

2013年,M+接觸活躍於1960至1970年代的實驗建築團體Archigram,提出有意收藏其作品。商談間發現,原來他們正為其作品檔案尋找永久歸宿,當中共有兩萬件物品,包括逾三千幅繪圖,還有模型、影像、短期印刷品及其他相關資料。M+作為立足香港、放眼全球的嶄新博物館,一直致力豐富其檔案藏品,是次收藏印證本館理念。創立於倫敦的Archigram,於二十世紀下半葉建築界舉足輕重,影響力毋庸置疑。將其檔案納入館藏為千載難逢的機會,讓我們以所處地區的嶄新角度拓闊全球建築敘事,並藉Archigram來刺激大家以全新方式看待香港及周邊地區的建築。

圖為一幅繪有一座大型結構剖面的建築繪圖,當中標有不同數字,而圖的下方則列出與數字相應的結構部分, 分別為住宅單位、扶手電梯、商店存貨位置及倉庫、商店單位、複式商店鋪位、快速單軌鐵路、地區單軌鐵路、起重機軌道、重型運輸鐵路、人流密集區、快車道、區內接駁道路、地區停車場、地區貨物分類處、氣密層。

《Plug-In City》標準剖面圖,Peter Cook,Archigram 1964年,© ARCHIGRAM檔案

Archigram這個建築團體始創一份同名刊物,卻從未在傳統定義上興建出任何實體建築物。反之,這團體在1961年至1974年間出版眾多刊物、舉辦展覽、發表多媒體演示,以及創作使之聞名的繪圖,深深影響我們今天如何審視城市及建築。在當時二戰結束後的環境中,Archigram撻伐他們眼中日益古板的現代主義保守觀念,反以科技、大眾媒體和流行文化為靈感來源,提出新的建築模式和表現手法,以及與其身處年代一樣,擁有強大適應力與瞬息萬變的建築。Warren Chalk(1927至1987年)、Peter Cook(生於1936年)、Dennis Crompton(生於1935年)、David Greene(生於1937年)、Ron Herron(1930至2011年)和Michael Webb(生於1937年)這六位Archigram成員構想出的未來,由可移動的大城市、自給自足的居所,以及能瞬間建成的城市組成,至今仍啟發世人對建築的創意想像。

這張建築繪圖裏的三個圖像,分別呈現同一座結構的不同形態。首個圖像顯示一座紅色金屬結構,多支棒狀物從結構伸出。第二個圖像中,同一座結構的棒狀物向外延展, 伸出不同支架。最後一個圖像顯示金屬棒已完全打開,伸出的支架形成平台,上方附有不同結構,而中央的金屬桿柱延伸後支撐着一個拱形圓罩,該圖像旁邊寫着意思為「氣墊船打開後成為村落」的英文字樣。

《Blow-Out Village》,Peter Cook,Archigram 1966年,© ARCHIGRAM檔案

Cook在《Plug-In City》(1964年)描繪的巨型結構,能夠靈活迎合大都會日新月異的需求;在Herron的《Walking City》(1964年)中所見,一群巨型機械人般的流浪「城市」在大地上漫遊;Webb在《Cushicle》(1966年至1967年)設計出可揹在背上的住宅單位;Herron、Cook和Crompton的《Instant City》(1968年)中各種流動景點、文化設施和熱鬧節目,預示了今天當代文化中俯拾即是的「快閃」節日和活動文化風潮。

圖為一幅附有繪圖的拼貼畫,其所顯示的展覽設計略為抽象。圖中左邊有一幅以簡單線條繪畫的樓梯圖,旁邊一個紅色箭頭指向右邊一幅色彩繽紛的曲形平面圖。該平面圖將不同婦女和小孩的照片拼貼在一起,以展示展覽的內容和路線。圖中可見展覽場地中央設有一座粉紅色的結構,可供訪客內進。

Archigram建築事務所,英國倫敦英聯邦學院馬來西亞展館「瞬間大馬」展覽設計,© ARCHIGRAM檔案

Archigram的創作取材自流行文化中的意象與精神,靈感來自科幻小說、漫畫、氣墊船、飛船、時裝和披頭四不等,還有加州和日本,這兩個地方代表當時人們為之嚮往的未來面貌。Archigram在航空旅行和大眾傳播盛行的全球化時代裏蔚為風潮;其對生活艙、膠囊式住宅、巨型結構的興趣,以及將城市視為生物的意念,在亞洲,與1960年代日本的「代謝派」不謀而合;而「代謝派」在其經典展覽──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的慶典廣場中,也展出了Archigram的作品。

Archigram的創作風格和意念,在肆意實驗的樂觀時代不時引起共鳴,無怪乎千禧年代初中國建築師如MAD建築事務所的馬岩松URBANUS 都市實踐OPEN Architecture的李虎等都常於作品中以Archigram為靈感來源及參考。

圖為一張建築模型的特寫照片,可見高架公路上有數個浮在半空的氣球,吊着一大塊布料。

M+倉庫中的Archigram《Instant City》模型。照片 © M+,香港

照片顯示一雙戴着藍色醫用手套的手,旁邊一幅原被覆蓋的畫作附有繪圖和拼貼畫,頂部寫着項目名稱「Rent-a-Wall」的英文字樣。

將一幅Archigram的《Rent-a-Wall》繪畫從M+倉庫中拿出來。圖片 © M+,香港

照片中白色平面上擺放的建築繪圖,正是Archigram項目《Plug-In City》的剖面圖,細節已於先前的圖片說明詳述。

M+倉庫中的Archigram《Plug-In City》繪圖。照片 © M+,香港

圖為一張建築模型的特寫照片,可見高架公路上有數個浮在半空的氣球,吊着一大塊布料。

M+倉庫中的Archigram《Instant City》模型。照片 © M+,香港

照片顯示一雙戴着藍色醫用手套的手,旁邊一幅原被覆蓋的畫作附有繪圖和拼貼畫,頂部寫着項目名稱「Rent-a-Wall」的英文字樣。

將一幅Archigram的《Rent-a-Wall》繪畫從M+倉庫中拿出來。圖片 © M+,香港

照片中白色平面上擺放的建築繪圖,正是Archigram項目《Plug-In City》的剖面圖,細節已於先前的圖片說明詳述。

M+倉庫中的Archigram《Plug-In City》繪圖。照片 © M+,香港

圖為一張建築模型的特寫照片,可見高架公路上有數個浮在半空的氣球,吊着一大塊布料。

M+倉庫中的Archigram《Instant City》模型。照片 © M+,香港

照片顯示一雙戴着藍色醫用手套的手,旁邊一幅原被覆蓋的畫作附有繪圖和拼貼畫,頂部寫着項目名稱「Rent-a-Wall」的英文字樣。

將一幅Archigram的《Rent-a-Wall》繪畫從M+倉庫中拿出來。圖片 © M+,香港

照片中白色平面上擺放的建築繪圖,正是Archigram項目《Plug-In City》的剖面圖,細節已於先前的圖片說明詳述。

M+倉庫中的Archigram《Plug-In City》繪圖。照片 © M+,香港

圖為一張建築模型的特寫照片,可見高架公路上有數個浮在半空的氣球,吊着一大塊布料。

M+倉庫中的Archigram《Instant City》模型。照片 © M+,香港

照片顯示一雙戴着藍色醫用手套的手,旁邊一幅原被覆蓋的畫作附有繪圖和拼貼畫,頂部寫着項目名稱「Rent-a-Wall」的英文字樣。

將一幅Archigram的《Rent-a-Wall》繪畫從M+倉庫中拿出來。圖片 © M+,香港

照片中白色平面上擺放的建築繪圖,正是Archigram項目《Plug-In City》的剖面圖,細節已於先前的圖片說明詳述。

M+倉庫中的Archigram《Plug-In City》繪圖。照片 © M+,香港

這亦可見於香港建築師的創作,這些建築師當中不少受訓於英國,師從 Archigram成員。事實上,Archigram與區內建築師有眾多直接或間接的交流互動,將可令我們對Archigram作品得出新的理解。與此同時,Archigram亦提供另一種視角觀看香港。若仔細觀察,不難發現香港非單是高樓大廈蝟集之地,而是世界上獨具一格的「城市實驗室」,由各種設施密集層疊而成,當中包括基礎建設網絡和互相連繫的巨型結構、高速扶手電梯、媒體幕牆,還有為短暫(或「期間限定」)娛樂活動而設、變動不居的臨時場地。

假如世間真的有Archigram城市,香港就無心插柳成為這樣的城市。我們亦希望Archigram能賦予我們全新的角度,去思考和看待香港。

此文章原於「M+ 故事」發佈。

緊貼最新消息!

  • 緊貼M+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
  • 探索M+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
  •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
  • 隨時取消訂閲
載入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