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+建築工地近況如何?2019年1月
大家最近到M+展亭參觀當期展覽「對位變奏:野口勇之於傅丹」時,或會留意到展亭旁邊正在施工的M+大樓。博物館工程進展順利,大樓主體和平台亦已完成,但到底工程實際情況如何?我們在此為大家介紹。
1. 縱向大樓現已建成
2019年1月,已平頂的博物館大樓。照片 © M+,香港
大樓平頂一刻,可見混凝土已澆注完畢。照片 © Fallout Media
博物館落成後,縱向大樓將設有圖書館、學習中心、會員設施、博物館辦公室和餐廳等;而大樓外牆將設置LED幕牆,用於播放影像或藝術作品,遠至維港對岸亦可觀賞。
由Herzog & de Meuron繪製的M+大樓示意圖,模擬中央大樓完工後的面貌。圖片 © Herzog & de Meuron
2. 工程至今已灌注九萬二千立方米混凝土
基座平台樓層一個展廳的面貌,可見內部的混凝土結構。照片 © M+,香港
混凝土是打造這棟大樓必不可少的建材,用於興建所有牆壁、地板和天花板,因此,工程至今已灌注九萬二千米立方米的混凝土。
2016年,工人為大樓地基灌注混凝土。影片 © 黃子浩
M+大樓面層大多以清水混凝土建造;如此大規模運用清水模工法施工,屬香港首見。清水混凝土以模板澆製。為達致M+大樓在美學上的要求,混凝土會澆注到木製模具內,凝固後留下帶有自然氣息的木紋質感。木製模具會繼續重用,直至不堪再用為止。模具以不同的木條組合而成,因而為每道牆留下的紋理都略有不同。
工人移除木製模具後,混凝土表層留下獨特的紋理。影片 © Fallout Media
3. 大樓現正安裝幕牆模件
工人在大樓外部安裝幕牆組件。照片 © M+,香港
大家或會留意到博物館施工期間,外牆有愈來愈多墨綠色的陶瓦覆蓋。這些幕牆組件將覆蓋中央大樓及下方橫向平台的外牆。這些幕牆組件分為兩類,一種是為基座平台而設;另一種則安裝於縱向大樓的外牆。本文發佈之際,縱向大樓及基座平台已分別完成約35%及41%的幕牆組裝工作。
平台幕牆由一根根墨綠色的陶瓦柱組成,沿博物館外牆垂直排列。
基座平台的幕牆件。圖片 © M+,香港
至於覆蓋縱向大樓的幕牆模件,同樣用上墨綠色陶瓦,不過以橫向百葉結構佈置。縱向大樓的幕牆模件設計,是要讓陽光進入室內,而基座平台幕牆模件,則大多用於遮陽。
中央縱向大樓幕牆模件特寫。照片 © M+,香港